西安交通大学大学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坚持高质量、多领域、深层次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理念,主要依托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优势,以实现AI芯片自主生产、新型计算架构和AI算法自主开发、工业和农业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目标,瞄准国家未来整体人工智能学科发展,结合国家人工智能重大科研与产业化需求,规划建设内容。建设内容主要分为硬件和软实力两个层面。
硬件层面,主要开展“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育工作,完成揭榜挂帅科研攻关任务,技术创新平台主要搭载支撑高端人工智能人才教学与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教学科研设备。在技术攻关方面,根据未来人工智能产业与技术发展方向,结合西安交通大学现有优势条件,拟下设AI芯片与新型计算架构研究中心、AI算法模型研究中心、工业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农业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共4个技术研究中心,对空间视觉智能芯片及系统应用验证、混合智能处理器计算架构、移动智能体系统的感知信息处理与硬件实现、多源数据智能分析、混合增强智能机器学习算法、自动驾驶系统平台与注入式仿真、工业AGV设计与多智能体协同、工业视觉系统与自动化检测技术、高端装备增强智能辅助装配技术、农产品品质智能监测与农情推理决策、农业巡检机器人与智慧分析等人工智能领域19项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推动我国AI技术的前沿创新和产业先导,争夺全球AI产业发展的领先地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围绕四个研究中心,建设可同时满足教学和科研的132个实训模块,形成年均2440人的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同时针对科研、开发、生产、应用、监管等关键能力,建立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工智能人才的全新培养模式。在学科建设方面,将着力在人工智能交叉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并与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共建共享,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相关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加强相关学科内涵建设,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学科体系。
软实力层面,主要开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主要建设内容如下:一是强化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学科建设,在全国形成示范带头作用。二是针对国家重大人工智能产业化技术与前沿技术需求,开展科研攻关。三是为国家输送领军人才、创新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基础人才等人工智能领域多层次人才。
本项目依托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专业,面向4个技术研究中心,联合领域内龙头企业开展深入产学研合作,包括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组
2025年02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