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为教学周第9星期二

旧版网站 处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信息 -> 教学动态 -> 正文

师生同台奏古韵,丝桐雅乐润校园——“永遇乐”古琴吟诵雅集在交大艺术博物馆成功举办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4-04-30 浏览次数:

最美是人间四月天,惠风和畅,草木葳蕤。42619时,“永遇乐”古琴吟诵雅集在陕西秦腔博物馆成功举办。

本次音乐会是西安交大教工古琴协会成立的首场音乐会暨通识课《古琴演奏实践》中级班结课音乐会,同时也是人文学院30周年院庆音乐会。参演人员包括交大教工古琴协会成员、《古琴演奏实践》中级班师生、交大附小和附属幼儿园的小朋友学生,共计约50余人。

音乐会以“永遇乐”为主题,师生同台、母子齐诵,大家古琴为媒,为观众献上一场难忘的音乐视听盛宴。我校附属幼儿园副院长陈英、保育主任吕琳、姜恕,校工会副主席谢志峰、校教务处通识课主管杨程、人文学院社心所主任钱玉燕、音乐中心前主任马西平、音乐中心主任方小笛和书记曹耿献出席了本次活动。校工会副主席谢志峰、校教务处通识课主管杨程、人文学院工会副主席钱玉燕分别为活动致辞。谢志峰老师代表校工会为古琴协会的工作团队颁发了聘书。

音乐会的第一首琴歌《关雎》,由古琴协会老师及幼儿园小朋友共同完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孩子们稚嫩的吟诵应和着妈妈们的演奏,使《诗经》之美变得具象化。而亲子同台演出的形式,更是将古琴美育的种子撒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之中。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琴瑟既友,钟鼓既乐,一曲《流水》,以宴乐与会知音之心。

知音难遇,贤友难求,琴声从司马相如的绿绮上荡开,开到卓文君的心扉,古琴协会老师们一曲《凤求凰》,又带领全体观众思绪演进至汉朝。


“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一曲《卧龙吟》,曲调古朴,韵味悠长,一勾一挑,诸葛孔明的形象如在眼前,凤兮凤兮,栖此梧桐。

余韵未尽,一声“归去来兮”又将听者思绪引至魏晋时的陶渊明。由《古琴演奏实践》选课学生演奏、朗诵的《归去来兮辞》,更为别具一格。“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附小学生童声吟诵片段,让听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陶渊明辞官后的释然与轻松。


这场古琴雅集大学古琴美育和小学课堂深度融合的有益实践。在今年3月就曾举办过“雅韵品清音,古琴润童心”的主题活动,由选修《古琴演奏实践》课程的大学生手把手教附小的小学生学习古琴知识并且弹奏古琴,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随着琴曲合奏《酒狂》的响起,音乐会进入了下半场的高潮。年轻的演奏者们把“富贵功名不稀罕,醉舞琳琅春意满”这一情感重新演绎。从三国的名士风流到盛世气象,一曲《关山月》,悠扬苍茫,一撮一挑,如见唐时明月,苍茫云海。

一曲《捣衣》,慷慨激昂,一气呵成,一展儿女英雄之情而不失其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教工古琴协会一曲《黄莺吟》伴随着小朋友的吟诵,引领听众吟赏春风。

琴箫合奏一曲《平沙落雁》,委婉流畅,隽永清新,琴写鸿鹄远志,箫诵逸士心胸。

接近尾声,古琴协会以一曲《送别》压轴登场,大提琴饱含深情,吉他和口琴娓娓道来,随后全场观众一起歌唱,意境悠远。

最后,音乐会在《古琴演奏实践》中级班学生弹奏的《我和我的祖国》中落下帷幕,全场齐声高唱,将气氛推向高潮。

从“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到“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从“琴者心也”到“琴者禁也”,在中国人的心中,古琴早已不仅仅是一个乐器,而是一种代表历史和文化的符号。


本次古琴音乐会不仅是为大学生举办的活动,也包含着广大教职工的参与。教工们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学习古琴,得到艺术的滋养和心灵的放松的同时,还获得与孩子们同台演出的机会,拓展了庭艺术美育的新形式。孩子与妈妈配合默契,共同展现传统古琴艺术之美。古琴启迪童心,让美育不再停留在口号上。

饮水思源,20217月,我校教务处投入专项资金于东二楼358建成古琴专用教室。20229月,《古琴演奏实践》正式开课。迄今已连续开设4个学期共15个完整班次。此外,还有在校留学生、海外留学生以及硕博研究生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与了该课程的学习。


《古琴演奏实践》课程以艺术育人为核心理念,得到教务处、人文学院以及音乐中心的大力支持。课程在传统琴文化和演奏技巧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引入多元化实践形式,包括经典文献研读、博物馆学习、音乐会、琴谱临摹、琴铭篆刻、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等各类社会实践,建立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课外美育课堂,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古琴文化体验。


教工古琴协会的成立,会进一步推动古琴文化的校园传播和普及。协会将定期举办古琴技艺交流活动、讲座以及音乐会,为广大教职工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营造充满艺术情趣、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将传统的古琴美育落地生根、育木成荫。